
竹溪新聞網訊 近日,天寶鄉迎來了“黃金葉”的豐收季。在天寶鄉各村隨處可見煙農採摘、編杆、上架、烘烤煙葉的繁忙景象。
在位於天寶鄉蒿壩村的烤煙扶貧車間,煙農們正按照技術員的培訓要點忙着編杆,採用現代化水平較高的烤煙密集型烘烤技術,他們的第一輪煙葉均烤出了“黃金葉”。
遠處煙地裏一片片翠綠泛黃、葉片肥厚的煙葉耀人眼目,零星可見一些煙農穿梭其中,往來採摘煙葉,路邊青壯年三個人一組、五個人一班,用繩子打捆煙葉,以備裝車運送到煙房。“這裏務工的大都是本村和鄰村的,一般一年下來,每人可以收入七八千元。”蒿壩村烤煙大户周叢茂介紹到。
近年來,為做大做強烤煙產業,天寶鄉本着“鞏固、擴大、優化”的方針,堅持“四化”目標促發展,即產業規範化,為煙葉“安家”,採取“政府集中建煙爐+農户承包經營”的模式,規範煙基工程建設;產業專業化,為煙葉“請師”,向外引進一批技術指導員聯片包村手把手對煙農進行全方位技術輔導,向內培育一批烤煙種植大户示範引領;產業科學化,為煙葉“上險”,強化風險管理,由煙葉公司集中為每畝煙葉購買煙葉受災保險,確保煙農災年保增收豐年穩增收;產業效益化,為煙葉“落户”,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户”的經營模式,把標準化生產貫穿於整個產業,確保每片合格的煙葉走上流水線,轉換成煙農實實在在的收益。
據悉,該鄉近年來發展烤煙種植基地1600餘畝,建設煙爐154個,培育種植大户39户,全年可實現煙葉產值500餘萬,帶動全鄉1000餘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務工增收,金黃色的煙葉實實在在變成了煙農手中的“黃金葉”。(周元靜)
“黨的政策好,荒山開墾栽茶苗,幾年後,我們就有自己的茶園了!”雙河村的村民老李笑咧咧的向筆者介紹道。2021年,該鄉積極響應我縣創建“全省有機茶葉示範區”、爭創“全國產茶大縣”的茶產業發展目標,深入挖掘全鄉閒置土地資源,大力發展有機茶園,打造茶...
依託竹溪縣三合順菌業有限公司的品牌、技術、市場等資源,2018年,該鄉龍灘村黨支部書記牽頭投資800多萬元,在龍灘村流轉土地70畝,建設天寶鄉食用菌產業基地。
會議要求,全鄉上下要不斷髮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以“撤鄉建鎮”為契機,優化鄉村區域發展空間、盤活天寶資源、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努力為“十四五”開好局。克服“虛”的作風,實幹興邦,以嶄新的姿態,奮力譜寫天寶發...
為抓好春植春造工作,助推生態經濟發展,該鄉將“綠滿天寶”與鄉村振興、美麗鄉村、退耕還林、精準滅荒、三廊建設等有機融合,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積極規劃全鄉林木發展佈局,種植杏、桃、李、棗等特色果樹,培育生漆、核桃、茶葉等特色苗木基地,鞏固“百里...
各村黨支部搶抓春節期間外出能人、流動黨員返鄉的有利時機,組織召開外出能人、流動黨員座談會,公開徵求返鄉能人對村“兩委”換屆、村級發展、基層治理的意見建議,發現掌握一批有志回鄉回村工作的年輕高素質返鄉能人,真誠邀請一批能人回村任職、創業。
會議通報了節日期間疫情防控、森林防火、安全生產、信訪穩定等工作情況,傳達了縣委經濟工作會議暨全縣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等會議精神,並對當前產業發展、安全生產、疫情防控、項目建設、勞動力轉移等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會議要求,要堅守崗位,加強對中高風險地區返鄉人員的摸排力度和管理,衞生院主要領導也做了會議要求,全體幹部職工要堅守崗位,各盡其職,嚴格落實“預檢分診”,認真填寫流行病學調查,對入院人員一律進行掃碼,做到“綠碼通行”;
會議要求,要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鄉黨委的決策部署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匯聚到鄉村發展的工作大局上來,以鄉村振興為總攬,鞏固脱貧攻堅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撤鄉建鎮工作任務,穩步推進重點工作,立足新起點,整裝再出發,開啓大交通建設新局面,奮...
1、凡本網註明"來源:竹溪新聞網"、"來源:竹溪論壇"或"來源:今日竹溪"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竹溪縣融媒體中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者,竹溪縣委機關雜誌社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竹溪新聞網註明"來源:XXX(非竹溪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佈,可與本網聯繫,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719-2729868 0719-2722699